个人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
分类:课题申报2021-09-18浏览量:278
个人课题结题也是需要写个人课题结题报告,个人课题结题报告撰写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过程,成果等。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个人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
在科研强校和于教科研中自我提高思想的指导下,我于2012年7月向区教科室申请了教师个人科研课题“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研究”。并于同年经区教科室审批立项,列入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一年来,我按照区教科室的要求,潜心就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班级文化建设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性探讨和实践研究,取得了初步的可喜成绩。现就课题研究的情况分述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立校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为了把办学理念变成实际办学行为,学校制定了《文化立校实施方案》,对建设文化书香校园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实施方案》对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班级要创造遵纪守规,团结友爱,快乐活泼,整洁文明,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的要求。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重要的育人环境,是形成班级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文化是一种力量”。浓厚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增强小学生的正能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特色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效,事关学校文化立校理念的实施,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学校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只有个大目标,尚缺乏一定的具体意见。个人认为,如果学校对于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有效指导和规范管理,不仅能够增强班主任的教室文化意识,推动班级文化的发展,还能够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只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管理研究,班级才能有效建设优秀文化,学校才能有效实施办学理念,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因而,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成绩颇多。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班级管理的研究中指出,有针对性有趣味的班级文化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师益友,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是环境育人的重要举措。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一文里,阐明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强调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家”,这个家要体现文化氛围特点,让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做人,打好文化基础,从小具有远大志向。但是,教育领域对于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管理的研究甚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要求和管理措施均重视不够,班级文化建设多处于自发的百花齐放状态。所以,很有必要加强这一薄弱环节的研究,为有效指导班级文化建设,规范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管理,优化校园文化,促进班级文化的发展,创造班级文化建设指导和管理经验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研究》侧重于研究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管理。指导是管理的一种措施,也可以说是侧重于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管理研究。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 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拟建立一套小学指导和监管班级文化建设 的体系、相应规章制度和评价班级文化建设的标准,推进学校“文化立校”理念的落实。
2 研究内容:
拟着重研究怎样指导班级文化建设,怎样科学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包含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过程,怎样评价班级文化建设的成绩。具体而言,要研究制定
(1)前川一小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2)前川一小班级文化建设管理意见(内含管理体系、管理要求、管理方法)
(3)前川一小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标准
五、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对象为黄陂区学科带头人、区“十佳班主任”、武汉市“百优班主任”、前川一小教科室副主任潘伟文;政教处和全体班主任参与研究。全校低中高三段所有班级均参与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总结法。
六、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经历了准备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在准备阶段(2012.7——2012.8),我抽样了全校低中高三个学段三分之一的班主任座谈,调查了以前学校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指导和管理的状况,发现以前学校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强,基本上没有上升到文化境界高度认识;缺乏具体的管理措施,没有评价标准。经过调查研究,我深感加强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是,就向学校和区教科室申报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研究》的个人科研课题。经过区教科室审查,批准为武汉市教师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正式立项。
在研究阶段(20012.9——2013.3),首先,我加强了理论学习,先后学习了国家级先进班主任魏书生的著作《班级管理方法》和武汉市国家级先进班主任桂贤娣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还学习了国家颁发的班主任工作意见和《湖北教育》《班主任之友》等教育刊物上关于班主任工作经验文章。通过学习和思考,不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责任重大,也认识到教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吸收到不少建设班级文化的好举措。接着,我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前川一小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前川一小班级文化建设管理意见(内含管理体系、管理要求、管理方法)》,公布了《前川一小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标准》,并在全校开始试行,运用《意见》和《标准》指导督促全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展。
在总结阶段,我主要做了两件工作:一是收集整理教科研材料,包含整理学习笔记,整理全校试行过程中的相关材料。二是撰写研究报告。在撰写中,通过实践检验,对制定的《意见》和《标准》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和对材料的深入分析,将研究上升到理性上来认识,升华后形成教育规律。
七、研究的结论分析
1 建立层次分明的监管体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
任何教育法规的实施都必须借助监管加以促进,都必须纳入学校工作考核,这就必须健全管理组织,构建一套层次分明的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我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监管网络为:实行校长挂帅;德育副校长负责牵头,学校政教处主管,年级组长主持实施监管,班主任全员参与管理的五级责任体制。其中,校长和德育副校长只作为校级负责人领导班级文化建设;我和政教主任具体负责班级文化管理的指导和落实意见;年级组长是监管的关键,是负责实施学校指导、管理意见和平时督导检查、阶段评价的核心监管负责人。之所以把班主任纳入监管体系一级,是因为他要指导本班学生落实或创新班级文化建设具体事宜。有了这套监管体系,有利于形成班级文化建设开展的合力,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 制定并颁发班级文化建设标准是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
学校虽然在《文化立校实施纲要》中对班级文化建设有要求,但是,到底应该建设怎样的班级文化,学校必须拿出一个具体化的班级文化建设标准出来,以指导全校各班的文化建设的开展。没有这个基础,班主任就不好操作班级文化建设。因此,我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方面制定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标准。例如“制度文化”,我就从班级公约、班级职责、班级例会、班级事务等方面加以拟定标准,每个方面的制度又由硬性的要求和软性的要求组成。例如“班级公约”这一小条,硬性的制度要求必须张贴有国家教育法规《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等,软性的如符合本班实际的班规民约,要求词条简洁明了,体现良好习惯养成,具有行为约束力。
我采用了一学二谈三拟四定五批准六修改的工作方法,制定出“班级文化标准”。先学习了国家有关教育法规政策,明确了党和国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要求;接着召开班主任和德育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班级文化的内容、提法分寸、学校的责任等;然后根据教育法规要求和群众意见拟出初稿,下发给班主任阅读,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我仔细推敲说法,逐条斟酌文字提法,并且自我阅读赏析,争取条文合法合情合理,无懈可击;定稿后呈送校长批准,签发给班主任人手一册;最后要求班主任根据“标准”,修订各班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使全校班级文化建设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步调一致。
3 加强平时建设过程的监管是落实和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动力
《标准》和《实施方案》容易制定,逐条落实困难倒不少。为了促进《标准》落到实处,务必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过程的监管,大力促进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没有平时对落实过程的大力监管,班级文化建设的落实可能走样,甚至没落到实处。怎么办呢?我们采用了开会、巡视的监管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班级书香文化的形成。首先,我们要求开好两个会,一是学校开学初召开班级文化建设专题会议,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学期末开好总结会,表彰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班集体。二是班级也要开好会,学期初开好“我做文明学生”动员会,期中开好“照镜子”会,自查“行为文化”。其次,平时巡查就由学校德育校长、政教主任和年级组长负责,德育校长主任每周至少全面巡视全校一次,作好各班好中差记载;年级组长每天巡视本年级一次,也作好各班优良中差记载,重大偶发事件另行记载。我们统一制定了巡查内容和相应表格,便于平时巡查记载。定性评价既定等,又定性,定等要有据,定性要求言简意赅,明了简洁,并且提出整改要求。量化评价也是监管的好方法,所以我们十分重视,每学期学校开展两次;评价要针实际,开学初评价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学期末全面评价一次。年级可以月月组织定量评价。这些方法体现了班级文化建设过程的监管,有效促进了平时班级文化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优化了校园文化。
4 定期研究建设现状是优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催化剂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件关系到社会文明的上层建筑大事,需要运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使之科学化。它也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构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为了优化班级文化建设管理,我们采用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定期研究全校创建班级文化现状,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一是定期召开研讨会,每学期两次。研讨会上,首先各班汇报班级文化建设成绩和成功经验,再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大家提供研讨的话题;会中,综合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集中研讨,各抒己见;会议结束前,主持人必须总结出成功的建设经验和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互利共赢。二是通过文字来开展研讨。主要借助评选班级文化建设优秀论文和写阶段小结来落实。优秀论文的撰写,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科学化的理论探讨,是提高建设效率的有效途径,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所以我们每学年必须举行一次。对于评选出来的优秀论文,除了给予奖励外,还装订成册,分发给大家阅读参考;特别优秀的论文,我们选送到各级教育刊物上向社会公开发表。阶段小结也必不可少,因为它是班主任老师对于自己班务工作回头看,进行理性思考,形成工作经验的好机会。我们还把它也纳入教育工作的绩效考评内容加以重视,班主任每学期必须向政教处上交阶段小结和学期总结共两份。通过以上途径的研究,对于提高班主任建设班级文化的能力,优化班级文化建设,大有裨益!
此外,档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监管措施,它是形成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班主任文化的重要依据,也是评选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的依据。学校分门别类建立了“班级文化建设档案”,档案分为校级、年级和班主任三类。校级档案主要收集典型经验材料和班级“过程监管”记载、班主任终结性评价结果。年级类划分“计划、总结”“成绩评价”等栏目。班主任档案主要是班主任文化建设经验和班务工作探讨、总结和各类获奖证书。每学期期末,班级文化建设材料归档一次。
5 定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价和交流是推进班级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评价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成绩的举措,必须运用好。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公开、公平和有序进行,我们组建了校级评价领导小组,成立了校级评价小组,研究了评价方法,制定了评价标准,安排了评价日程。我们的原则是,评价必须体现全员性,全体班主任都参加;必须体现透明性,结果须张榜公布。我们规定班级评价结果纳入优秀班集体评选,班主任评价成绩纳入个人学年绩效考核和先进班主任评选。
评价方法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两种,方法要体现显性评价和隐性观察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先自评后学校年级之间互评。年级的过程性评价做到月月评,自评和校评形成终结性评价结果,终结性评价分为红旗、优秀、良好、合格四等级。具体操作方法是一看二谈三查,即看教室环境、找学生随机访谈、查班级管理材料。评价标准依照校发《班级文化建设标准》的内容而定。其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比例为2:2:3:3。每项文化细化为若干栏目,视实际情况可评定为优秀、达标、基本达标、需改进四等级。
评价不是目的,总结并推广创建班级文化经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文化发展才是根本目的。所以,我们不仅根据结果表彰先进班级和先进班主任,还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发现典型经验,定期交流班级文化建设经验。经验不一定是全面的,可以是一个方面的,也可以是某一细节方面的;这方面那方面好的经验就能够形成整体经验。评价后,我们帮助各个班级把好经验总结整理出来,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在全校推广。同时,我们还在评选出来的红旗班召开现场会,组织现场观摩,听取现场介绍,使好的经验眼见得着,耳听得见,都能够学得到手。这种多渠道交流,能够起到促进各班文化建设的争先创优作用。
八、对相关问题的反思和下一步研究的思考
在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虽然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有些棘手的问题也难以解决。突出问题是学生的行为文化水平很难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客观讲,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年纪小,知识少,自我控制能力差;主观讲,作为班主任,工作担子很重,既担任主要课程,节数与没担任班主任的老师一样多,所以,投入班级文化建设的精力自然有限。因此,班级文化很难创新。养成教育怎样持之以恒,体现效果;班主任创建班级文化,怎样轻负担,高效益,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