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校本教材的意义
分类:教材出版2017-07-04浏览量:498
校本教材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综合参考编写制定的基本教学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是现今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需要,教师在编写时的主要侧重点为,要点提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教法和学法建议、学习思考和解答等内容,同时编写校本教材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那么,编写校本教材有哪些意义呢?下文详细为您介绍。
1、校本教材开发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不是“白板”,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感情情绪体验。教育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外在的教育因素能否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内涵。人的个性潜能是无限的,如果不能唤醒就会萎缩甚至泯灭,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唤醒、发掘个体的个性潜能。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要创新就必须关注个性,关注差异性,创新总是与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而多样性又来源于个性,正是由于个性上的差异,才使得世界缤纷多彩。无论是国家统编教材还是行业教材,大都是要求统一性,忽略了差异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而校本教材恰恰相反,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强调的是学校和学生的特殊性,突出的不是统一性、一致性,而是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的,针对学校、学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我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发展前途,更不意味着他们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会重蹈文化学习的覆辙。人的智力是多方面的,每一位学生都可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对他们而言,语言和数理化方面是其智力的弱势领域,但在动手能力等方面可能是他们智力的优势领域,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证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他们的文化基础不成正比。发展学生的智力优势领域,这样既符合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符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真正体现我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
2、校本教材开发有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
我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者。要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比较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科研素养。积极参加校本教材开发是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研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教师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和思考,一方面提高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取理论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
(1)校本教材开发可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每一所学校都希望教师素质得到提升,每一个教师都渴望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在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压力下,大规模地将教师送到校外进行脱产培训,势必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学校的财政通常紧张,教师的院校式在职培训受到时间、人力、物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仅仅依靠不定期的专家到校指导又无法满足学校和教师本人对专业发展的需求。而且,事实上教师能力的真正成长不完全在于职前培训,也不完全取决于职业生涯中的脱产培训,最能对教师发展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实践。因为新的教育思想必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理念也只有在教学的探索中才能确定。校本教材的开发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气氛,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机制。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并使教师有机会在这种学习组织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校本教材的开发使学校不仅仅只关注外出学习,更关注校本学习,促进学校更积极地将学校视为教师学习和研究的中心、实践与展示的平台。树立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教师处于这种研究氛围中,感到自身的价值,感到自身对于学校工作及教学的作用,感到自己是这个学习型组织中的一员,感到自己时刻得到学校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和鼓励。在这种学习组织中,经验交流,成果共享,必定会带动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教师不断地寻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2)校本教材开发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教材开发立足于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资源优势,将每一位教师视为具有研究潜力的创新人员,充分信任教师,实现学校自我构建。教师在不断的从教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致力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解决问题,勤于思考,大量阅读书籍、文献、报刊杂志等,更新了知识结构,扩展了视野。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又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研究能力,促使教师为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继续研究、学习,在这无限的循环往复的研究、学习、再研究、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克服难题的喜悦,成为教师不断进取,维持饱满工作热情的动力。这样校本教材的开发就解决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教学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使教师通过时刻进行的具体教学工作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学工作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从而不因教学工作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而阻碍教师专业发展。
3、校本教材开发有利于促使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专业教师通过市场调研、行业咨询、现场实践等方法及时收集教学内容,参与编写校本教材的全程,他们更加熟悉市场运作和行业实际需要,以自身独特的风格完善对国家统编教材、行业教材的整合与补充,为学生提供行业发展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使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超前性和灵活性,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所以校本教材的开发,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有利于学校专业水平发展,更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
总之,校本教材作为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载体,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愿我校的校本教材开发体现出我校的职业特色。因为职业特色既是校本教材本身的生命力,也是学生形成专业能力的动力和学校发展的一种潜在的推动力,进而更好地为完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校本教材编写类型:
一是以学科课程拓展为目的的校本课程。现在的学习以学科课程为主,这些课程属于国家课程,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国家组织专家编写教材、学校组织实施。但由于国家的教材要兼顾不同的学生群体,是从确保课程标准的底线出发编写的,因此不一定会完全符合某一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按照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国家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高质量实施基础型课程的举措之一。
二是以建设拓展型课程为目的的校本课程。国家虽然给我们搭起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三维框架,但提供给我们的教材主要是基础型课程方面的,拓展型课程主要靠学校的教师来建设。如何通过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使学生更全面的解释一些自然的或社会的现象,透彻地领悟一些基本的观念和原理,张扬学生的个性,是课程建设方面需要老师们认真思考的。
三是以建设校园文化为目的的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载体,校本课程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通过课程的建设和学习,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各个学校都非常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