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杨希玲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系统总结刘凤斌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经验
分类:论文常识2025-07-10浏览量:642
广州中医药大学杨希玲团队在《中医杂志》2025年第7期发表重要论文《刘凤斌运用育阴开淤法分期辨治自身免疫性肝病经验》,系统总结了著名中医专家刘凤斌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该研究由杨希玲、雍秋红、黄超原、赵利娜、郑逸远、彭冲、庄昆海、刘凤斌等多位学者共同完成,深入探讨了刘凤斌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独特经验。研究指出,AILD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多见肝肾阴虚,日久兼有脾虚、阳虚,标实多见气滞、血瘀、湿热、痰毒。基于这一认识,刘凤斌教授提出以"育阴开淤"为总治疗原则,强调在养肝肾之阴的基础上,根据疾病分期采取差异化治疗策略:
在AILD前期及无症状期,针对肝郁气滞脾虚明显的特点,采用自拟方柴芍气滞汤加减以疏肝解郁健脾;在临床症状期,针对邪气尤盛、正气亏虚明显的特点,运用四君子汤合茵陈五苓散加减以补气健脾、清热祛湿;在肝功能失代偿期,针对湿热痰毒瘀阻肝络的特点,施以自拟方软肝养血汤加减以养血软肝、健脾化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刘凤斌教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注重补益肝肾、顾护阴液。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0454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72603,2021M700960)和广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220087)的资助。论文发表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在《中医杂志》官网的阅读量达25次,下载量达197次(含CNKI数据库)。
杨希玲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不仅系统整理了刘凤斌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宝贵经验,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清晰的分期辨治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方药选择,对提高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