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的编写类型及流程
分类:教材出版2017-07-26浏览量:305
校本教材通常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下文是对校本教材的编写类型及流程介绍,希望可以给编稿人员带来帮助。
编写流程:
1、确定参编人员。也就是编写教材的人员组成。
2、制定编写框架。对编写环境整体做分析,依据现有资源及各方面的条件,明确编写目标,商定编写内容,进行框架制定。
3.参编人员分工。制定好编写方案后,根据各参编人员分别进行,职责内的有效信息的收集。
4.对搜集资料进行筛选。将搜集来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效整合,根据商讨内容的比例分配,进行资料的增减与修改。
5.拟定初稿。各参编人员按照分工,各自编写校本教材的初稿内容。
6.教学实验。其是校本教材编写环节中的重要项目,首先制定实验计划,选择合适的实验班,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效果,分析教材编写的各方面是否合理。
7.丰富教材。将了解和掌握的较成熟内容和图片,编入教材之中,以此来充实教材。
8.定稿。教材内容一般包含内容有:封面,编写人员名单,学校编导人员名单,序或前言,编写说明,目录,教学内容,编后记,参考文献,封底。
校本教材的三种类型:
一是以学科课程拓展为目的的校本课程。现在的学习以学科课程为主,这些课程属于国家课程,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国家组织专家编写教材、学校组织实施。但由于国家的教材要兼顾不同的学生群体,是从确保课程标准的底线出发编写的,因此不一定会完全符合某一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按照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国家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高质量实施基础型课程的举措之一。
二是以建设拓展型课程为目的的校本课程。国家虽然给我们搭起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三维框架,但提供给我们的教材主要是基础型课程方面的,拓展型课程主要靠学校的教师来建设。如何通过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使学生更全面的解释一些自然的或社会的现象,透彻地领悟一些基本的观念和原理,张扬学生的个性,是课程建设方面需要老师们认真思考的。
三是以建设校园文化为目的的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载体,校本课程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通过课程的建设和学习,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各个学校都非常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