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做课题选题要注重实际
分类:课题申报2016-06-18浏览量:234
如今教师做课题研究都喜欢大课题,以为这样就能展现自己的水平,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其实,大课题非常难把握,也不是什么教师都能做出成果来的。俗话说,处于什么位置,做什么活。教师研究课题也是一样的道理。小学的教师,就依据小学的教学特点挖掘课题就行了,如果小学教师非要研究诸如“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样的大课题,反而徒费功夫。教师做课题选题时要从实际出发,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题域窄一点。
有一所学校,几位教师确立了一个课题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研究”,其实这几位教师只是负责学校的几个寄宿班,要研究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显然太大了,这个题目应该由校长或局长研究。如果改成“丰富寄宿生在校生活研究”则比较适合这几位教师。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俱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
二是格调新一点。
现在一些教师做的课题研究,许多都是在炒剩饭,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研究”、“语文读写结合研究”,等等。其实,这些课题早已被好多学校、好多教师研究过,并已结题推广应用。现在再拿来研究的教师,又没有什么新的内容,这样的研究几乎没有什么意义。要想使自己的科研课题实用、有新意,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要有问题意识。其实大量鲜活的课题就隐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困境中寻找课题,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捕捉课题,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中发现课题,从学生课后生活中寻觅课题,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如在当前免费义务教育环境下,不少初中学生不领情、不感恩、不愿意读书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寻找对策就很有新意。再如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师生关系比较紧张,一线教师不妨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一定能出成果。
三是研究深一点。
教育科研课题必须研究深、讨论透,才能具有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教师选择的课题首先要可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要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其次是能做。这就要求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必须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为此,课题组成员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以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文字水平来驾驭课题研究。最后是想做。有些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虎头蛇尾,开题时轰轰烈烈,实施时马虎从事,结题时冷冷清清,这样的课题研究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为此,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要始终充满激情和热情,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绝不能走过场、玩花哨。在研究过程中,要收集好原始实验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并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做好课题研究。唯如此,研究的课题才能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